找到相关内容185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性与法性

    很重要。  法性是指一切现象界所具有的真实不变的体性,诸法的实相。佛法上讲,一切众生佛性本具,佛性是本性本空,又讲一切诸法缘起性空。佛性是空,法性也是空,但是意义不同。有些人对于佛性空与法性空弄不清楚,...

    惟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5257272.html
  • 龙猛受南天铁塔金刚萨缍灌顶为密宗开祖之推论

    :『有舍利者名塔,无舍利者名支提』。初塔与支提──制底──虽有区别,后分舍利为身骨与法身之二;而以『诸法缘起,如来说是因;彼法因缘尽,是大沙门说』一偈,以当『法身舍利』之称。于是书有此一偈在中之制底,亦名为法身塔,而塔与制底遂无区别。久之、尼泊尔等处将法身塔之一偈,缩改为:『诸法缘起,如来即是因』二句。由是进一步而变成为本初佛制底,亦称法界曼荼罗,或法界宫;而所谓本初佛者,即指法界,或诸法缘起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40639584.html
  • 佛教:东方文化与文明的重要支柱

    是完全不理解佛教教义和无视历史事实的一种误解。事实上,大乘佛教信奉“诸法缘起性空”的学说,佛教不承认有创世主,也不相信有主宰人类命运的天神。 安岳候家湾石窟002号西方三圣龛主尊阿弥陀佛像 (三...

    佚名

    |观点|佛教|中国文化|赵朴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65385020.html
  • 《中论》思想略析

    无穷之多;而从实际内容来分,有此二重二谛即足矣1从理上谈二谛,则以空有统一之中道义为真谛,以假有偏空为俗谛。以下讨论皆为从理上阐明诸法实相--《中论》的核心思想“缘起性空”。   二、   哲学...,非色败空”。缘起之现象无一独立恒常之自性,故其性空,缘起性空为《中论》思想之核心所在。   《中论》以八不缘起显示诸法实相,在原始佛教中,已有八不中道思想之萌芽,如《杂阿含经》载:“佛告波罗门,自...

    戈国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5780136.html
  • 学佛的两种用心

    生命,不生嗔怒,泰然受之;二、安受苦忍,对于从物质、精神、自然三方面来的痛苦,安然忍受,或适应环境,努力转移;三、谛察法忍,观察诸法缘起性空,不为一切境界所动,于诸境中忍可欲乐,不犯禁戒,策进功行。 ...

    竺摩

    学佛|慈悲|忍辱|修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1900567629.html
  • 三论宗四重二谛说

    自清净究竟空寂,如此无所得中道实相方是如来真如实相。三论宗建立四重二谛的根本有以下四个方面:一者、随顺根性不同。分为三种根性众生作渐次浅深说明。第一种利根人听到最初一重空有二谛,即可悟入诸法缘起性空之...断,心行处灭如虚空;悉欲分别真谛义,菩萨因此初发心,”这是第四重二谛义。三者对治四种执著病。其一,明诸法缘起有为俗谛,无自性空为第一义谛,故有第一重二谛;其二,空是对有而言,有是对空而说。诸法本来非空...

    理 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1046699.html
  • 慧远及其佛学

    ”来论法性,而诸法本无的原因,在于因缘,诸法缘起性空,“生缘无自相,虽有而常无”(同上)。有而常无,乃是性空假有。   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,慧远提出了“形尽神不灭论”。法性在人自身,体现为决定形体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449554.html
  • 空观异唱

    在许多具体因素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,才能产生,这叫做"诸法缘起"。既然每件事物或每种现象都是由因缘结合而成,那么事物和现象就没有独立的、可以作为它自身主宰的本质规定性,即"自性",这在佛法上称为"因缘和合,幻相万生"或"缘起性空"。人的肉身就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的例证。从身体的结构而言,由头部、躯干四肢组成,哪一部分都不能单独称为肉身,而且某一部分一旦脱离身体,也不能独立存在。一只手被砍下来之后,就成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4552433.html
  • 互具相即

    三千”的道理,他也就解脱成道了。因为他在分析“三千大千世界”的缘起时,自然就会触及到这种假相背后“三谛圆融”的实相。一念三千的解脱境界,是我们在当下现象世界的体悟。同时,这也构成了天台宗的宇宙论。   事实上,智顗之所以提出“一念无明法性心”,重要的原因是要解决当时地论师与摄论师之间关于诸法缘起的争论。地论师讲“法性缘起”,而摄论师讲“赖耶缘起”,也可以说是“无明缘起”,这在唯识学初传的时代引起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2153405.html
  •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大意略说

    智慧比较好,善根比较深厚的众生,佛又告诉说他们诸法缘起性空的真实道理,希望他们脱离轮回,趣向涅槃彼岸。从此明白人生的真谛,断除烦恼,跳出三界,出离生死苦海,证涅槃境,这是三乘中的声闻与缘觉乘。而有些大...华严大经,然而许多众生尽管听法于世尊前,却如盲似聋,有耳难闻圆顿法,有眼不见佛法身,在此种情况下,佛世尊只好假方便力,隐实开权,利用种种善巧方便,向沉陷于五欲之乐的众生,说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诸法,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5570887.html